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,普钢产品在资产配置时可以第一先考虑高股息、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。
智通财经APP获悉,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,2月8日,工信部网站发布了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文件,2025年版规范条件聚焦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通过分级评价、低碳化、智能化、兼并重组等举措,推动钢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。其中,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,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。由于普钢产品多用在建筑行业,而当前地产复苏时间尚不明朗,在资产配置时可以第一先考虑高股息、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。
2月8日,工信部网站发布了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文件。为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促进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工信部对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(2015年修订)》进行了修订,形成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(2025年版)》。相较于2015年版本,在政策目标、评价体系、指标要求、行业导向等方面做了显著调整和优化,具体差异如下:
一是评价体系分级优化方面,2025年版将企业分为“规范企业”和“引领型规范企业”两级。前者需满足基础指标(包含守法经营、工艺装备、环保等6项一级指标、20项二级指标),后者需在基础指标达标基础上,再满足引领指标(包括高端化、智能化等6项一级指标、32项二级指标),其中长短流程在二级指标上存在差异。
二是环保与能效要求升级方面,2025年版明确要求企业于2026年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,2015年版未设定具体时间节点。同时,新增2025年底前主要生产工序能效指标需达到基准水平的要求,并鼓励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能效“标杆水平”。新增鼓励关停烧结机、焦炉等高碳设备,推广电炉炼钢,开展碳足迹(CFP)、全生命周期评价(LCA)等低碳管理。
三是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强化方面,2025年版明白准确地提出企业需落实《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》,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,创建智能工厂,并参与制定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准。
四是行业集中度与兼并重组支持方面,2025年版将“高效化”列为引领指标,明白准确地提出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,优化产业布局,支持跨区域、跨所有制整合。新增对违规新增产能、生产“地条钢”等行为的撤销公告条款,并强化动态调整机制,要求企业每两年提交自查报告。
五是文件结构与政策定位调整方面,2025年版明确强调为“引导性文件”,以自愿申请为原则,弱化行政审批属性,更注重企业自主升级。
六是其他新增要求方面,2025年版要求企业配套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,并明确上年度不得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新增提升国际化水平的要求,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,提高资源保障能力(如铁矿、废钢等)。
总结来看,2025年版规范条件聚焦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通过分级评价、低碳化、智能化、兼并重组等举措,推动钢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。本次文件为纲领性文件,后续展望将有更多具体配套政策出台。
供应方面,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08.63万吨,周环比增2万吨,增幅为0.2%。随着春节已过,需求预期回升,叠加钢厂仍有一定利润,因此钢材产量开始止降回升;本周五大钢材总库存1671.13万吨,周环比增100.83万吨,增幅为6.4%。
本周五大品种总库存继续累增,但增幅较上期数据有所放缓,库存周期正在接近季节性高点;消费方面,本周五大品种周度表观消费量(周度折算数据)为455.66万吨,环比降26.7%:其中建材消费降86.9%,板材消费降11.8%。
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中建材与板材消费均保持下降,主因在于春节效应影响,下游消费并未全面复苏,其中建材消费下滑更大,主要由于其需求受天气扰动更大。
总体来看,本周五大钢材品种钢材供增需降,库存仍处于累库周期,且高点尚未出现。截至2月8日,螺纹、热卷、中厚板、冷卷的价格较上周分别持平、+20元/吨、+10元/吨、+10元/吨;螺纹、热卷、中厚板、冷卷的即期毛利分别为-3元/吨、-19元/吨、-203元/吨、15元/吨,较上周-34元/吨、-17元/吨、-25元/吨、-25元/吨。
普钢投资建议:由于普钢产品多用在建筑行业,而当前地产复苏时间尚不明朗,在资产配置时可以第一先考虑高股息、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。
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:特钢属政策全力支持行业,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“进口替代”,外有“全球份额提升”,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%左右,与日本、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,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,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,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,多处于15-25倍的水平,日本、欧美等特钢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已逝去,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,应用的新能源、造船、航空航天行业处在蒸蒸日上期,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。
当前,在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,钢铁行业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,企业之间经营分化。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、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等因素影响下,全球金融环境收紧、贸易增长乏力、企业和消费的人信心下降,经济稳步的增长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。近年来,原料供给端风险事件不断,淡水河谷溃坝,澳煤进口禁令、巴西暴雨、澳洲飓风,以及地理政治学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,在各类风险事件不断发酵演绎下,原料价格被持续推高,钢厂在需求和成本两头挤压下,利润被极限压缩。